杜兰特:本可 18 投全中!37 分难阻火箭两连败
北京时间 10 月 25 日,火箭主场揭幕战的终场哨声落下,111-115 的比分让丰田中心陷入沉默。37 分的全场最高得分,没能为凯文・杜兰特的火箭主场首秀换来一场胜利,赛后这位 37 岁的巨星对着麦克风说出的话,更像是一声夹杂着不甘与自省的叹息:“我投丢了 9 个球,我真觉得自己本可以 18 投全中。”
这场与活塞的较量,杜兰特的进攻效率本已足够耀眼。36 分 48 秒的出场时间里,他 18 次出手命中 9 球,三分线外 3 投全中保持百分百命中率,罚球线上 18 罚 16 中几乎弹无虚发,用 37 分 3 篮板 3 抢断 1 盖帽的全面数据,扛起了球队的进攻大旗。末节决战阶段,他更是火力全开,连续命中中投与扣篮,用单节 14 分的表现将比分死死咬住,甚至在关键时刻命中三分追平比分,用标志性的得分爆发力诠释着 “死神” 的底蕴。但那些在篮筐上弹落的投篮,终究成了遗憾的注脚。
“有些球都已经进筐了却又弹了出来,那 9 次出手我都找到了自己熟悉的位置。” 杜兰特在采访中坦言,失误并非源于手感缺失,而是细节把控的偏差 —— 有时出手太匆忙,有时跟进动作没做完整。这种对完美的苛求,恰是顶级得分手的本能。作为生涯场均 27 分的传奇球员,他早已习惯用精准终结定义比赛,而这场比赛中那些 “本可命中” 的投篮,在球队惜败的背景下更显刺眼。
杜兰特的自责背后,是火箭难以掩盖的团队困境。此役火箭助攻仅 15 次,失误却高达 13 次,多次出现 “杜兰特持球突破遭遇三人包夹,外线队友原地观望” 的尴尬场景。除了杜兰特之外,其他四名主力合计 44 投仅 10 中,命中率低至 22.7%,如此疲软的支援让他的高分沦为 “空砍”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当杜兰特在场时火箭净胜对手 5 分,而他休息的 6 分钟内球队净负 12 分,这种极致的 “巨星依赖症”,在赛季开局阶段便暴露无遗。

主帅坚持使用的 “五大阵容” 看似身高占优,却因移动缓慢成为防守漏洞。活塞后卫凯德・坎宁安多次利用挡拆后中投得手,外线更是扔进 13 记三分,而火箭内线换防总慢半拍,眼睁睁看着对手撕开防线。控卫位置的短板尤为明显,首发控卫阿门・汤普森送出 4 次助攻的同时出现 5 次失误,多次在挡拆后陷入停球僵局,第二节那记三不沾出手后,杜兰特在底角摊手的画面,成为球队进攻混乱的缩影。对比篮网时期搭档哈登、太阳时期辅佐保罗的经历,如今的阵容配置差距不言而喻。
两连败的开局让球队上下弥漫着懊恼情绪,“教练组和球员们都很恼火”,但杜兰特却从中看到了积极信号。这种对失利的敏感,恰是球队摆脱 “输球文化” 的前提。作为球队领袖,他没有指责队友,反而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,用 “本可 18 投全中” 的自我要求传递着求胜欲。而这种态度,或许正是火箭走出困境的关键 —— 当核心球员拒绝接受遗憾,当团队正视防守漏洞与战术缺陷,年轻球员才能在巨星的引领下快速成长。
MK,mk体育,mksport体育,mk体育官网入口,mk体育平台新赛季前两场,杜兰特场均已能贡献 30 分 6 篮板,投篮命中率 53%,三分命中率 43%,即便 37 岁仍保持着联盟顶级的竞技状态。但他的体能巅峰已进入倒计时,本赛季篮下命中率从上赛季的 71% 下滑至 65%,防守端横移速度也有明显下降,持续高强度出战绝非长久之计。火箭若想抓住他最后的巅峰期,亟需解决控卫短板与阵容磨合问题,否则即便杜兰特能实现 “18 投全中” 的完美表现,也难掩团队实力的落差。
赛后发布会现场,当杜兰特说出 “本可 18 投全中” 时,全场鸦雀无声。这句话不是狂妄的宣言,而是孤独的坚守 —— 当团队结构失衡时,连历史级得分手都只能靠幻想 “完美表现” 来填补漏洞。两连败的开局或许不是坏事,它让火箭看清了自身的不足。而杜兰特这份对胜利的执着,终将成为球队调整的动力。毕竟,这位曾在总决赛舞台多次力挽狂澜的巨星,从未在逆境中低头。

发表评论